2021-07-16
7月16日,蜂巢能源在江苏举行了首款无钴电池量产下线仪式。这意味着全球首款无钴电池走出实验室,正式实现量产,蜂巢能源由此成为全球首家突破无钴电池技术难关,成功实现产品量产的动力电池企业。
据了解,本次量产下线的无钴电池是一款能量密度为240wh/kg,容量为115Ah-MEB产品。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该款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和低成本的核心优势。相比同级别的高镍三元电池,该款无钴电芯循环寿命可达到3000次以上,能轻松通过150℃的热箱测试和140%SOC的过充测试,拥有GB/IEC62660/UL2580/UN38.3等多项标准认证。
据悉,在国家工信部最新公布的车型公告中,蜂巢能源无钴电池已经出现在长城欧拉一款名为樱桃猫的纯电车型的信息里。
务实研发 冲破基础材料创新垄断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性能提升的根本在于材料体系革新。然而长期以来,电池材料的基础创新和核心专利基本被掌握在欧美和日韩国家手中,中国锂电产业虽然在规模体量上领跑全球,但在基础材料创新上长期以来“步人后尘”。
对此,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表示:“中国迫切需要一些原创性创新,因为现在的市场竞争就是专利之战、专利之争。如果是做传统的多晶无钴专利,那专利也是在美国。而我们自己开发的无钴产品叫做单晶层状结构无钴,突破了美国的专利。”
据了解,蜂巢能源早在2018年就开始投入研发无钴电池;2020年9月,蜂巢能源在北京车展发布无钴电池两大产品平台;去年12月电池日上,蜂巢能源宣布无钴电池正式接受全球预订;今年4月8日,蜂巢能源常州工厂无钴正极材料量产下线;今天,无钴电池首款产品正式量产下线。无钴电池从研发到落地,蜂巢能源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让梦想走进现实。
业内分析认为,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以基础原创性创新打破了以往欧美和日韩国家的技术垄断局面,未来几年,依托头部企业的创新与突破,中国将在电池底层专利具备与国际对手正面交锋的实力和底气。
实现量产 解决行业钴资源依赖